快速发布求购| | | | | 加微群|
关注我们
本站客户服务

线上客服更便捷

仪表网官微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|
客户端
仪表APP

安卓版

仪表手机版

手机访问更快捷

仪表小程序

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


您现在的位置:仪表网>数显仪表>资讯列表>芯片高端人才稀缺 应如何弥补?

芯片高端人才稀缺 应如何弥补?

2021年12月13日 10:48:41 人气: 22513 来源: 仪表网
  【仪表网 仪表产业】导读:近年来,我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,导致人才供给明显断档。根据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》,预计到2022年,芯片专业人才缺口将超过25万,而到2025年,这一缺口则将扩大至30万人。
 
  要知道,人才是一切技术发展的基础,毫无疑问,人才缺口将严重制约我国集成电路的发展。其实,目前我国不只是芯片高端人才稀缺,相比欧美国家,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,也缺乏高端人才,并且,人才缺口比芯片人才缺口更大,人才储备仅有美国的20%。
 
  预计到2025年,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将超过1000万,相比30万芯片人才缺口,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则更严重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,曾经存在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,比如智能汽车、家居以及健康产业等等。
 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2020年,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发展也表现极为突出,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000亿人民币,给不少企业带来发展机遇。事实上,造成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,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迅速,加上人工智能应用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,无疑进一步刺激了对人才的需求。
 
  根据天眼查数据,截止今年9月底,我国已经有近160万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,大部分企业成立的时间并不长,基本都是新兴企业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仅仅是在2021年上半年,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便超过了30万家。
 
  毫无疑问,在人工智能人才供给缓慢的情况下,人工智能企业快速增长的同时,也呈现出了抢人才的大战。而在人才市场中,供需决定价格的规律依旧适用,所以,在2021年,人工智能人才可谓是香饽饽,平均薪酬超过20000元,而一些缺口较大的职位中,月薪酬更是达到了36000元。
 
  由此可见,人工智能将是新的就业风口,不仅发展机会多,而且薪酬也不低,已经处在了行业薪酬水准的第一梯队。需要明白的是,人工智能技术是我国新基建核心支撑之一,在传统的应用场景中,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赋能,促进生产力的升级,毫不客气地说,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,人工智能技术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 
  所以,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那么,这类人才的短缺该如何去弥补?
 
  其一,引进能级高、排名靠前的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通过这些机构,拉拢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;
 
  其二,要打造机构联盟和人才论坛等多样化育才引才的品牌,吸引众多人才进入中国市场;
 
  其三,便是与海内外各类创新服务机构加强合作;
 
  简而言之,就是通过相关部门、企业、市场通力合作,建立一体化服务体系,为人工智能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。
 
  值得一提的是,国内部分高校也加强了在人工智能相关人才方面的培养,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,全国已经有130所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,如此一来,高校也能源源不断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输送人才。总之,笔者认为,在多方协同之下,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有望逐渐缩小,彻底弥补人才短缺,只是时间问题。
 
  资料来源:海西商界
关键词: 芯片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:ybzhan@vip.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仪表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仪表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仪表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4、合作、投稿、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,请联系本网。

企业推荐

更多
联系我们

客服热线: 0571-87759942

加盟热线: 0571-87756399

媒体合作: 0571-87759945

投诉热线: 0571-87759942

关注我们
  • 下载仪表站APP

  • Ybzhan手机版

  • Ybzhan公众号

  • Ybzhan小程序